07 九月 2014

国际政经与济世救民
 

由古至今,不论是幅员遼阔的大国,还是地稀人寡的小邦,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是以自身的生存为基础与自我的利益为出发点。为了得到更多的好处,为了维持即得的利益,两个或更多国家之间可以缔盟结约,也可以兵戎相见。斑斑血泪的历史就是抹不去的铁证。 

近日,叙利亚政府军被怀疑动用化学武器攻击敌对阵营及其支持者,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即刻表明不管联合国是否批准,考虑对叙利亚发动军事攻击,美其名是惩戒违反国际规范的叙利亚政府。恫言一出口,股市的神经线似乎被雷击般应声而下,小投资者脸青唇白、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石油市场仿佛遭到电殛,油价迅速爬升,供油商乐不可吱,耗油者眉头深锁,小巿民又要为不停爬升的油价电费大吐苦水。 

俄罗斯与中国反对武力干涉他国内政,俄罗斯更派遣军舰到临叙利亚的地中海,搞到政局紧蹦,股市欲振乏力,油价居高不下。原本灰濛不明的经济气象,变的更令人侷促不安、喘不过气来。

 

如果相信各方大国强邦插足叙利亚,是为了拯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确实天真单纯。倘若大国真有济世安民的宏愿,为什么他们不积极地对非洲与中、南美洲生活在朝不保夕的孤鸿百姓施予援手?背后的理由想必十分简单,可能会泥足深陷,花了钱,出了力,送了命,赚得的利润微薄,甚至无利可图,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的亏本生意谁愿意去碰。 

就在中东局势激盪之际,美国联邦储备局(美联储)表示要收紧量化宽松政策。这进一步压缩了股市的势头,黄金的巿价也开始软化。原先在热钱推高股价湧入股市的小投资者,心里的吊桶七上八下,拿捏不定要做断臂壮士抑或守城勇卒。 

较后俄罗斯提议叙利亚交出化学武器以解决问题,美国顺水推舟考虑接受这提案,中东的热点稍稍降温,股市又呈生机,油价再次稳定下来。随后美联储表示暂时没计划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股市在滚烫的热钱推动下又掀起另一个高潮,美元的泛滥却促使油价再次不安地挥发起来。 

政治与经济是不能切割的连体婴,美军的蓄势待发,美联储的印钞开关,瞬时间使的股市升升降降,油价上上下下,黄金起起落落。手操生杀大权的政治人物与坐拥金山银矿的大财阀,他们之间的千丝万缕关系局外人永远看不清,他们心里的盘算佈局也非小人物能捉摸推敲。要厘清美国欲图武力干涉叙利亚与美联储量化宽松的关系,只有当局者心里有数。 

无论如何,在波澜起伏的政经潮汐里,深受其害的肯定是仅想赚取蝇头薄利的小投资者及无辜的巿井小民,而谋得巨益的无疑是财厚势雄的大财阀与身居上位的政要。也许,专业政治、经济分析师可以深入剖析,涉及叙利亚化武事件与量化宽松的国家与财阀,在这短短的日子里进账多少,然后公告天下与万民共享。 

身为没有斤两的小老百姓,要的其实不多且非常简单,无非出入平安、无疾无痛、衣食住行无忧、开门七件事不缺。与其随着满嘴人权民生的大国政要的指挥棒起舞,跷着腰缠万贯一口金牙银齿的巨贾打转,倒不如淡定安份的过日子。旦求平平凡凡一天天地渡过,能含饴弄孫安享晚年,就不会是奢望侈念。 

不过小人物的理想终归只是理想。事实上,大人物的一举一动,即使仅仅打一个小喷嚏,小人物也坐立难安,甚至有杀身之祸。奈何!正如唐代诗圣杜甫所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所以,大国政要与财阀头头的高位是黎民百姓的躯体奠起来的。 

就在叙利亚化武风波暂缓下来之际,2013922日,早报星期天头版报道:"传10月份削减量化宽松,美股国际金价大跌"。千千万万不涉及股市与期货市场的小老百姓,他们的饭碗又要随着变幻莫测的政经局势,不安地搖摆起来。
MH17的啓示与联想

2014717日,近300名民航搭客与机组人员,在没有预警之下,被无情的导弹从空中射下来。还来不及和至亲话别,没有遗留片言只语,不明就理地含冤断魂他乡,成为不同政治利益冲突的无辜牺牲者。 

这起恐怖袭击民航事件发生后,乌克兰政府直指分离主义叛军是罪𣁽祸首,叛军却说是乌克兰政府军闯的大祸,西方美欧各国不甘寂寞,责俄罗斯须对惨祸承担责任,俄罗斯也不甘示弱,把悲剧的发生推回给乌克兰政府及其背后支持者。 

这起惨案会不会水落石出?罹难者的家属是否能讨回公道?肇事者最终会不会面对法律制裁?在国际政治的角力下,在政治利害的交易中,这些问题也许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受害者也只能黙黙地成为不明不白的冤魂。 

追根究底,涉及乌克兰内部冲突各方,包括俄罗斯、美国和欧洲诸国,在一定的程度都须为惨祸负上责任。共产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成为独立国家,美欧西方国家开始全面渗透乌克兰,试图在俄罗斯的前院建立哨站,牵制俄罗斯的一举一动。为了在自家门前筑沟建壕设立缓冲区,俄罗斯自然不遗余力地,在乌克兰境内培殖亲己的力量。在自己的大门口外设防,阻止不善来者侵犯,从俄罗斯的利益角度来看,这样做有错吗? 

在境內外各自利益的考量下,两股水火不容的相对势力,倾向美欧和亲俄罗斯的集团在乌克兰里诞生了。经美、欧、俄的推波助澜下,烽火在乌克兰境内燃起是必然的。在强国间的夹缝里争扎求存的小国,日子是非常险峻恶劣的。一个不小心行差踏错,痛则遍体鳞伤,苦则四分五裂,悲则骨肉相残,惨测哀鸿遍野。 

19629月,苏联把先进的导弹运进古巴,在亲密盟友境内建立指向桑姆大叔的飞弹基地。敌人在自家后院虎视眈眈又张牙舞爪,美国暴跳如雷自不在话下。倘若不是苏联的克鲁晓夫最后决定把导弹撒下,一㘯两个核子强国间的战争,可能就首先在窄小的古巴引爆,历史也将改写。美国容不下的,俄罗斯岂会忍气吞声。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小国往往为了生存,不得已须与列强结盟。倾向秦就得罪齐,投入晋就触怒楚。不论是靠拢那方,遭殃总是自己。在列强间求取平衡,不仅是门深奥的学问,也是没有是非对错的艺术,懂得对恰当时机的分寸拿揑更是至关重要。古往今来的历史已经证实,选边站一定躲不过麻烦。唯有自强才能生生不息。 

在当下的政治生态与环境里,政治领袖的举手投足,牽动了不只是普罗百姓的柴米油盐,更影响了巿井小民的生离死别。在公民没有投票权力的国家里,不论是谁掌权,人民也只能黙黙接受。然而,在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制度下,人民所做的抉择就一定理性吗?当选的政治领袖就肯定给人民带来福音吗? 

站出来竞选的政治人物,不管是为了所属政党或个人,都夸夸其言许下许多大大小小诺言。成功走入议会殿堂,组织政府的政党及其领袖,为了落实许下的承诺,尤其是民粹和经济上的实惠,有可能会将多元社会典当掉,换取高昂的非理性情绪;把国泰民安当筹码,押在国际政治的赌桌上。赢了皆大欢喜,输了就如今天的乌克兰,四分五裂烟焇连绵。十赌九输,试图押宝在讨民欢心的短线利益,唯一还未输的迟早也要输掉。 

不论是凡夫俗子还是菁英领袖,都会常说以史为鉴。国家领导与政治人物真有从过往的悲剧历史中学习吗?自有记載以来,古今人类的历史都是由血与泪编写下来的,不是内忧则是外患。终始有过太平盛世,也如在天际划过的流星般短暂。不管是內斗外争,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人祸,只要不把个人的得失,看的比生命更加重大。

话说回来,政治人物会以花言巧语来搏取人心,以狭隘民粹政策捞取选票,也是民众只顾收割当下好处的心态造成的。人们一般抗拒苦口良药,更把忠言当逆耳的搔声。人终究自食恶果,其实是咎由自取,只能怪自己无尽的索求和无穷的贪念。 

MH17里的罹难者,绝不是不息的政治利益冲突的最后牺牲者。只要人还是以眼前的利害得失为考量的准则,类似MH17的悲剧还是会不断地在其他地域重演,也许在西太平洋,也许在南中国海,也许在波斯湾,只要有纷争与骚乱,人为的惨祸就无限无止。人类无论进步文明到什么程度,终究摆脱不了自身设下的魔咒 - 贪,祸乱的根源。

08 三月 2010

开场白

开场白
老朽欢迎点评指教。来函切勿做人身攻击,也勿言语偏激。不论在何种情况下,说话有分寸点到为止,千万别把话说绝了。给别人一个下台阶,也就留条后路给自己。

 

01 一月 2010

学习为了生存

今年小六离校考试的状元是来自启发小学的邱碧晴小妹。每年总会有一、两位小六状元,这沒什么特别与令人侧目的。令人刮目相看与敬佩的是,邱碧晴小妹四年前从中国广州由北南下到新加坡,进入启发小学就读三年级。刚开始不僅人地生疏,浸入一个近乎完全以英语为教学媒介、以英语沟通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对邱碧晴小妹一个当年英语几乎一窍不通的小女生来说,她简直就是来到了一个异世界。

除了华文与好公民外,数学与科学都是以英语传授,英文更不在话下〔别指望以华文教英文〕。从普通话的城镇投入英语的社会,邱碧晴小妹初时肯定是举步艰难。邱碧晴小妹能在小六离校考试中脱颖而出获得骄人的成绩,除了邱碧晴小妹自身的优秀资质、努力不懈的学习与坚韧不拔的追求卓越的精神,家长师友的鼓励与协助,还有灵活教学的方式与途径当然也是不可缺的要素。

自內阁资政李光耀先生於十一日十七日在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主持开幕式讲话后,教育界人士、语文专家、家长与学生再次群起对教导与学习华文议论纷纷,尤其是针对抓住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这课题更是见解百出。华文难学吗?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沒有一个明确见地的答案。

不过从邱碧晴小妹这活生生的例子,相信许多人都会异口同声的认为,学习与掌握英文比华文简单容易多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出自婴儿潮时代的道地中文”直升机”〔Chinese Educated – 昔时常被受英文教育者谑称为Chinese Helicopter〕,从幼稚园到小学、中学至大学先修班〔现今的初级学院〕,除了英语一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文学、美术各科各目无不以中文为教学媒介。一週四十课节,英语僅佔八节。撇开英语老师,周边所接触与交往的人都是”讲钞票” 〔英校生把”华语”念成福建话谐音” 钞票”〕。

在这种学习环境成长,对英语的掌握与运用,不论是听、讲、读与写都是支离破碎的。英文听写就是死背硬记,英文理解问答则把整段看似相关课文抄进去,英文作文来来回回不外是那十几个最常见最常用的词彙与句子。在那个年代有几个人会关心中文”直升机”学生学习英文的处境与心理。

首次浸濡於英文的环境是国民服役时期。长官、同僚与下属有华、巫、印与欧亚族,英语是唯一的共同沟通语言。服役期间,一切的公函都是以英文书写。三十个月的军旅生涯,在不规则与支离的英语浪潮中捱过去了。经过两年半的绿色洗礼,英文的认知程度似乎稍稍有提升。

真正的挑战其实是在服完兵役踏入大学门槛开始。选修的是人文科学,不管是那系那科〔除了中文系外〕都是以英文为教学媒介。三年大学生活确是艰苦岁月,尤其是第一年根本就是苦不堪言。每晚挑灯夜读,英汉词典翻破了皮,课文里千百英文词字上填满中文注解。一般英校生花三十分钟至一小时阅读的章篇,中文”直升机”得耗上数小时,效率低不在话下,成绩初时实在令人心寒丧气。

熬过原本应是令人羨慕的三載大学旅程,中文”直升机”在英文的应用上总算有板有眼、似模似样。虽然及不上受英文教育者三五不时抛出具爆炸性的英文词彙,遣词用字还是得体,文法结构也正确,写篇简单流利易懂但沒有华丽词藻的文章基本上並非难事。

在职场里徘徊了近三十春秋,间中虽換了几份工作,中文”直升机”不论是听、讲、读或写,无一日不与英文寒暄問暖。反而是中文,除了阅读报章、杂志与书籍,鲜有用武之地。倒是要感激官方推行的”讲华语运动”,还有从中国流入新加坡的移民,”讲钞票”的机会才沒完全消声匿跡。不过,有点必须坦承的是,中文程度已大不如往日风光辉煌,三言两语间参杂了中英文,这不该是双语政策的目标。奈何!

兜了个大圈子,小六离校考试的状元与中文”直升机”的际遇如何攀上关係?是整个生话与学习环境塑造了今日的邱碧晴小妹,是整个现实社会趋势改变了中文”直升机”。

为什么生活环境与现实社会能改变邱碧晴小妹与中文”直升机”对语文的认识与应用?道理很简单 – 生存。

徜若邱碧晴小妹继续留在广州就读,无疑地她还会是个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但对英语的掌握则应是个未知数。假设中文”直升机”是生活在完全以中文交流的单一语文世界里,其英语的深度应还是停留在支离破碎的境界。为什么?生存不是逼在眉睫的问题,沒有必要为了生存而做出震盪性的改变与调整。

一个人若被放置在一个语文全异的世界里,除非既聋又哑,否则假以时日必能以当地语文与当地人沟通。因为生存沒得选择。

学习一种语文有林林总总的竅门,正确地掌握一种语文却沒有一蹴而成的捷径。学习是要付出最基本的代价 – 时间与精神。

25 十二月 2009

草的随想 - 生命力

草在植物群里是非常渺小的生命体。但是草的生命力卻罕有的非常頑強。

只要有土与木加上水的地方都能長出草來。即便是堅硬的岩石,人造的石灰板地,枝枒參差綠葉繁茂的喬木,枯黃殘萎無气無息的老樹,只須些許的生命泉源水,草都有辦法冒出頭來迎向陽光。

在炎炎渴水的烈日下,草會變的枯黃失去光澤,使大地變的蕭蕭無生机,可是只要點滴甘露,草又會青蔥般覆蓋在遼闊的大地上,讓大地再次充滿生气。

在暴風狂流的吹襲下,不論是高入云霄的巨木還是丈來長的壯樹,都可能被連根運到數里之遙成為殘枝斷木。可是草還是緊緊地盤附在地表上,讓生命繼續茁長。

嚴冬里的漫天雪花,會把翠綠的大地變成白茫茫的雪原,生命呈現片片空白,大地了無生机。可是驕陽一現,冰消雪散,草又重見天日,為萬物帶來生机。

炙夏野火由平原到山坡,一坡又一坡,一山復一山,把綠草燒烤的焦黑成灰燼。可是在輕風微雨的滋潤下,草又重新長起來,綠了平原,青了巒山。

連綿不斷的滂沱大雨,暴漲狂升的長河大海,把綠原變成汪洋片片。不管是混濁還是碧藍的水鄉,水退土現,草又再次蔓延開來,讓生命輕踩大地散發迷人的璀燦光芒。

山崩土瀉泥流能無情的把綠草深埋在沙石下,使大地滿目蒼涼慘不忍睹。細嫩的草身卻能不屈不撓穿石破土,冒出地表吸納天溫地气,讓大地蓬勃重生。

人与草無异,同樣的渺小。人何嘗不是草,在遼闊的天地間, 一樣微不足道。人如草一般,在芸芸萬物里,脆弱卻頑強。人和草一樣,在烈日狂風暴雨熾火中茁壯延伸。

從亞歐大陸到美非澳大洲,人在天搖地幌山塌水漫的天災里掙扎求存,在鐵蹄烽火流彈的蹂躪下苟喘求生。不論是多惡劣的環境多苦難的空間,人在堅強的毅志力支撐下,總能在災難中站起來,走出一條康庄大道,在歷史的長河里留下光輝的經典。

但人与草之間愛恨交織。人不停地又拔又鏟又燒,意圖把草赶盡殺絕,空出土地讓自己立足衍生。可是在人不經意間,草就從裂隙縫口中低調卻強悍地擠出身來。不管人願不願意,草還是在人的身邊腳下繼續生存下來。

人來到鄉間野岭,看到連綿油綠綠的青青草地,頓時心曠神怡。躺在柔柔的綠茵上,身舒心暢什么煩惱都到九霄之外。即便是家居簡宅,人總會想把綠草置於怡目之處,使泥牆磚壁看起來不太枯燥乏味,讓木門玻璃窗內更有家居的气息。

有水的地方有草,有水的地方有人。有草的地方也有人,有人的地方也有草。人与草無法切割。可是在被人遺棄的荒蕪廢墟里,草卻還默默地覆蓋了無人煙的角落。終究草胜人一籌,只要有可生存的空間,草都不會嫌棄。